2020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基础练习九!

    发表时间:2019-12-23 14:05:21 编辑:wangsisi

    字号:T|T

     1、消防水带压力试验中,要求截取 1.2m 长的水带,使用手动试压泵或电动试压泵平稳加压至试验压力,保压 5min,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有渗漏则不合格。常用“8”型水带,工作压力为 1.2MPa,爆破压力不小于()MPa。

      A. 1.2

      B. 2.4

      C. 3.6

      D. 4.8

      答案: C

      解析:消防水带的压力试验:截取 1.2 m 长的水带,使用手动试压泵或电动试压泵平稳加压至试验压力,保压 5min,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有渗漏则不合格。在试验压力状态下,继续加压,升压至试样爆破,其爆破压力应不小于水带工作压力的 3 倍。如常用 8 型水带的试验压力为 1.2MPa,爆破压力应不小于 3.6MPa。

      2、某高度为 20 m 的四层办公大楼,其外墙和屋面保温系统均采用 B1 级的聚氨酯泡沫作为保温材料,对该保温系统进行检查时,其中防护层和隔离带设置正确的是()。

      A.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防护层,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防护层的首层厚度为 15mm

      B.保温系统每层沿楼板位置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为 200mm

      C.外墙和屋面分隔处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为 300mm

      D.电气线路采取穿 PVC 管敷设在保温材料中

      答案: A

      解析: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外侧按要求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护层,并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外,当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B1、B2 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 5mm。建筑的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当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B1 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0 m/n。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B1、B2 级的保温材料时,按要求设置不燃材料制作且厚度不小于 10mm 的防护层。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B1、B2 级的保温材料时,应在保温系统的每层沿楼板位置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不应小于 300mm,且与建筑外墙体全面积粘贴密实。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还要检查外墙和屋面分隔处是否按要求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 500mm。电气线路不得穿越或敷设在燃烧性能等级为 B1 级或 B2 级的保温材料中;对确需穿越或敷设的,应采取穿金属管并在金属管周围采用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

      3、对高层医院病房楼进行防火检查时,应注意检查避难间的设置情况。下列对某医院病房楼避难间的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A.每个避难间为 3 个护理单元服务

      B.利用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做避难间

      C. 避难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 h 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D.在二层及以上的每个病房楼层设置避难间

      答案: D

      解析:病房楼使用人员的自我疏散能力较差,高层病房楼设置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区域要设置避难间。避难间位置应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 h 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得超过 2 个。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利用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合用前室不宜作为避难间,以防病床影响人员疏散。

      4、某国家重点工程的地下变电站装有 3 台大型油浸变压器,设置了水喷雾灭火系统。系统安装初调完毕后进行实喷试验时,所有离心雾化喷头始终只能喷出水珠,均不能成雾。现场用仪器测得水雾喷头人口处压力为 0.36MPa,并拆下全部离心雾化型喷头与设计图样、喷头样本和产品相关检测资料核对无异常,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水泵额定流量偏小

      B.管网压力偏低

      C.喷头存在质量问题

      D.管网压力偏高

      答案: C

      解析:用于灭火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0.35MPa;用于防护冷却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0.2MPa。此题中测试压力为 0.36MPa,所以水泵和管网组成的给水系统提供给喷头的压力是合格的,在压力合格的情况下,水雾喷头还是出水珠而没有很好地雾化,说明喷头存在质量问题。

      5、某大型食品冷藏库独立建造一个氨制冷机房,该氨制冷机房应确定为()。

      A. 乙类厂房

      B. 乙类仓库

      C.甲类厂房

      D.甲类仓库

      答案: A

      解析:目前,国际上对生产厂房和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国内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中,氨压缩机房应为乙类厂房。

      6、某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人员在对某商场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测时,打开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在达到规定流量时水流指示器不动作。下列故障原因中可以排除的是()。

      A.桨片被管腔内杂物卡阻

      B.调整螺母与触头未调试到位

      C.报警阀前端的水源控制阀未完全打开

      D. 连接水流指示器的电路线脱落

      答案: C

      解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流指示器故障原因分析:(1)桨片被管腔内杂物卡阻。(2)调整螺母与触头未调试到位。(3)电路接线脱落。题中指出打开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在达到规定流量时水流指示器不动作,如果报警阀前端的水源控制阀未完全打开是达不到规定流量的,因此选项 C 中表述的故障原因可以排除。

      7、根据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关于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是()。

      A.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出口标志设置在疏散门的正上方

      B.疏散走道内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为 19.5m

      C.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均设置在疏散走道的顶棚上

      D.袋形疏散走道内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为 9m

      答案: 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54m 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以及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m 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 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 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 1m。

      8、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通道,通常作为火灾疏散时第一安全地带。在防火检查中,以下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单层甲类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为 1.50 m

      B.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为 1.40 m

      C. 五层住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为 1.10m

      D.电影院观众厅边走道的净宽度为 0.70 m

      答案: D

      解析:疏散走道的宽度一般需要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经计算确定。检查内容以及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1.40 m。(2)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 m;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40 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50 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3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40 m。(3)住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 m。(4)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00 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0.80 m;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9、泡沫灭火系统按照所产生泡沫的倍数不同,可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其中,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是指产生的灭火泡沫倍数为()的系统。

      A. 10~100

      B. 20~200

      C. 30~300

      D. 40~400

      答案: B

      解析: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是指系统产生的灭火泡沫的倍数低于 20 的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是指产生的灭火泡沫倍数在 20~200 的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是指产生的灭火泡沫倍数高于200 的系统。

      30、某超高层办公建筑,建筑总高度为 180m,共设置有 3 个避难层。投入使用前对避难层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正确的是()。

      A.设置了独立的机械排烟设施

      B.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与灭火救援地地面的高差为 55m

      C. 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进行了分隔

      D. 避难层兼作设备层,避难区域与设备管道采用耐火极限为 1.0h 的防火墙分隔

      答案: 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规定,建筑高度大于 100 m 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m。(2)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故选项 C 正确。(3)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 5.0 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理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 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 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5)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选项 A 中设置的是排烟设施而非防烟设施。


    最新考试资讯
    最新真题解析
    最新模拟试题
    最新招生简章